当前位置:首页 > 未命名 > 正文内容

“湿邪”说我曾经也是“好人”,是被你逼成了“坏人”的

闲小豆陈老师2年前 (2023-03-17)

过去十多年,我遇到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身体问题和不舒服,其中被湿邪困扰伤害的非常多,湿气的伤害依然成为现代人身体健康的常驻大敌。

一般来说,我们只要是健康正常的,在早上起床后都是神清气爽的,如果你体内湿气重了,那么就容易出现比如身体沉重、困倦、起不来、睡不醒,甚至有的人醒了貌似比睡觉的时候还累。另外也有些人早上醒来的时候关节是有些僵硬的,得活动一下才恢复灵活,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,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这种情况就比较多,这就是常说的晨僵。还有部分人早上起来脸是浮肿、眼睛浮肿,这些也都和体内湿气重了有关。湿潜伏在人体容易引发很多疾病,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湿邪究竟是啥玩意儿呢,那么让人讨厌又那么的不容易甩掉,总是伤害我们的宝贝身体。单纯从湿这个汉字,其实也可以看出来一些的,我们来拆分看一下,可以比较形象的去理解湿到底是啥样的存在,“湿”字左边是三点水,这是现代的写法,看繁体或者甲骨文篆书就比较直观了。“濕”这是湿的繁体,右边上方是日,代表太阳,下方是丝,代表是丝织品、布。被水打湿了的布在太阳下晒,会出现啥,会有水分蒸发,那些水分变成水汽,这种雾露样子的水汽,就是湿。

在中医认识人体规律过程,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取象类比,因为人体和自然有一样的规律,同时对于人体内部本身是难以观察到的,而在我们周围的自然则是人人都熟悉的,通过取象类比的方式就可以比较直观的认识了。今天这里说的湿本质是水,但是存在形式和水又不一样,湿是水汽混合的状态,属于很细小的水珠,呈现就是水雾的状态,在自然界中,地面的水,不管是大海的还是你家门前水池的,还是你花盆里泥土里面的水,经过太阳晒,就会变成水汽。向上蒸腾,到了天空,遇到降温了,湿聚集到一起了,到一定程度,又变成水降落下来,就是下雨了。

在人体内也是存在这样类似的过程的,人体的阳气就相当于人体的太阳,人体内的水湿,主要就靠阳气的作用来气化。如果阳气虚了,人体的小太阳不给力了,那么对湿气的气化就不给力,体内本该被身体使用的湿用不上, 就变成了湿邪伤害人体。

人体的成分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,那就是滋养生命的湿,这个是来自于你每天喝进去的水,但不是喝进去了直接用,还需要经过人体的转化,这个转化就是靠脾肾,阳气参与、脾胃执行运化。我们常说的水谷精微就包含了这个“水分”,来自于饮食,被人体转化吸收,运送到各个地方去被使用的,津液也就来自于这些“水分”。这是生命正常需要的,这时候的湿还是“好人”,还没有“黑化”,没有变坏,当身体阳气不足了,脾胃运化不给力了,水湿就停滞下来,不得不“黑化”,变成“坏人”了,然后就成为了伤人体的湿邪,而人体的脾胃不好了,阳气不足了,要恢复需要时间慢慢养,如果方法不对,很多人是很难养好的,所以湿伤人绵绵无假期啊。

在人体内,水液的代谢要靠阳气,水液在体内的运行也是以水汽的状态存在的,水汽的状态才能正常的运行到全身每个地方,滋养全身,比如皮肤干了,皮肤水分不好了,那就是运行到皮肤滋养的不够了,这个转化和运行的过程就靠阳气的温煦和气化,同时也是不断消耗阳气的,所以一个人脾肾虚了,阳气不足了,体内的湿邪就永远除不完,源源不断的产生。

所以之前给大家讲过,祛湿不在于使用了什么把堆积下来的湿邪去掉了,固然已经存在的湿邪要及时的驱除,同时还要从根本养好脾胃和阳气,让湿邪不再源源不断的产生,让体内的水液呈现平衡状态,不会有多余滞留下来变成伤害人体的湿邪,也不会存在水液供应不够滋养人体的需要,所以要办湿邪的关键明白了吧,关键就在脾胃和阳气。

那怎么办呢?比如:

1、补阳助阳。

动则生阳,适宜的多运动,可以让身体阳气更好,阳气好了就可以更好的气化水液了,湿邪就会减少,同时运动过程要出汗,出汗也会带走一些湿邪。

2、提升脾胃运化。

这需要食疗把虚了的脾胃养好,脾胃运化之力更好了,湿邪就容易被运化代谢排出了。

3、少消耗。

比如熬夜对阳气的消耗就大,本来就不多的阳气,如果熬夜多了,人体会更加的入不敷出,阳气变差,湿邪就容易变多,比如有些人熬夜了、没有休息好,出油多、口气加重,都是和湿邪有关。

~~~~~~

原创内容,转载注明闲小豆陈老师

陈老师QQ/微信( 2823155520 xjxxdcls )

~~~~~~

传承中医文化,助力健康自然~

公众号图33.jpg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